IP防水周期
5-7工作日全國都可以辦理
檢測認證
檢測機構ISO9001體系
CE認證ROHS認證
外殼防護等級測試的檢測周期需要多久?
防水3分鐘至幾個小時不等,(IP68)8級防水是自定義測試條件,測試時間有選擇2小時到不等,IP67的防水試驗則需要30分鐘。總體來說,防水試驗的測試很快可以完成,防塵試驗IP5X和IP6X需要在沙塵箱中測試8小時,不同的是IP5X不需要抽負壓,IP6X需要抽負壓。IP5X以下的防塵試驗不需要進入沙塵箱試驗,采用試驗指和探針進行試驗,探針伸入殼體縫隙,不會觸及到電路部分即可通過試驗。總體來說,外殼防護等級測試周期需要2天的時間。
生產者角度來解析防水等級,那么從應用的角度來看,在不同的場合應該選用什么防水等級的燈具呢?IP68等級的燈具在水中應用的場景相對偏少,即便能過IP68等級也不代表就能直接水下使用。因此,使用時只需要做好二次防護,用普通IP65或IP66甚至IP67等級的燈具安裝即可。
除IP68外,還有IP65、IP66與IP67三個的應用場景。從三者的定義來說,可以分兩個大的應用場景,
即淋水應用IP65與IP66,間隙式水浸場所應用IP67即可
。由于IP65與IP66的防水方式太過于靠近,以致于照明設計師、工程公司的采購,甚至于燈具生產商都不知如何來區分二者的應用區別。或者為了方便,統統定義IP66等級了事,這種方式是不科學的。這里也沒有任何國家或國際標準來對應用場景和產品進行防水等級歸類,我也只能是憑自己的經驗與大家分享,僅供參考!鑒于國標對IP防水等級的定義與測試,我認為從應用場景來對防水等級進行歸類更為合理,以下為闡釋說明。

IP65:塵密,完全防止外物侵入,且可完全防止灰塵侵入;防止噴射的水侵入 ,防止來自各方向由噴嘴噴射出的水進入燈具造成損壞 。
IP55:防塵,完全防止外物侵入,雖不能完全防止灰塵侵入,但侵入的灰塵的量并不會影響燈具的正常操作;防止噴射的水侵入 ,防止來自各方向由噴嘴噴射出的水進入燈具造成損壞 。

防護范圍
對外界的人或物無的防護。
防止直徑大于50mm的固體外物侵入
防止人體(如手掌)因意外而接觸到電器內部的零件,防止較大尺寸(直徑大于50mm)的外物侵入。
防止直徑大于12.5mm的固體外物侵入
防止人的手指接觸到電器內部的零件,防止中等尺寸(直徑大于12.5mm)的外物侵入。
防止直徑大于2.5mm的固體外物侵入
防止直徑或厚度大于2.5mm的工具、電線及類似的小型外物侵入而接觸到電器內部的零件。
防止直徑大于1.0mm的固體外物侵入
防止直徑或厚度大于1.0mm的工具、電線及類似的小型外物侵入而接觸到電器內部的零件。
防止外物及灰塵
完全防止外物侵入,雖不能完全防止灰塵侵入,但灰塵的侵入量不會影響電器的正常運作。
防止外物及灰塵
完全防止外物及灰塵侵入。
后第二位數字:防水等級

舉例IP67防護級別,個數字“6”代表著防塵指數,第二個數字“7”代表著防水級別,具體“6”和“7”能防護到什么程度我們下面再提,但數字越大也代表著該產品的防護功能越高,(防塵等級0~6,防水等級0~9)。
有時候我們看到的不是前面兩個字母“IP”,而是“IPX”,而這個“X”代表著該產品沒有防塵功能,所以才如此顯示,也等于“0”的意思。除此之外,還有在手機或者藍牙耳機上同時出現“IP65/68”這樣兩組數字的情況。其中前面兩個“6”是防塵級別一致,這個我們輕易能夠明白,但是為什么會出現“5”和“8”這兩個不同的數字呢?原來是它們的USB充電口以及耳機插孔并沒有采用防水蓋的設計,并不支持低壓噴射的保護。而后面“IP68”的意思則是代表它們能夠浸入水中1m使用,所以才會出現兩組數字的情況。
試驗條件:試驗時應安裝帶平衡重物的擋板,水流量為10L/min 。
試驗時間:即按被檢樣品外殼表面積計算,每平方米為1min(不包括安裝面積)少5min 。
試驗名稱:加壓擺管淋雨試驗
試驗設備:擺管式淋雨試驗
試樣放置:選擇適當半徑的擺管,使樣品臺面高度處于擺管直徑位置上,將試樣放在樣臺上,使其頂部到樣品噴水口的距離不大于200mm ,樣品臺不旋轉。
試驗條件:水流量按擺管的噴水孔數計算,每孔為0.6±0.5 L/min 。噴水面積為擺管中點兩邊各90°弧段內噴水孔的噴水噴向樣品。被試樣品放在擺管半圓中心。擺管沿垂線兩邊各擺動180°,共約360°。每次擺動(2×360°) 約12s 。
http://www.we-dare.com